投影机报告书第23集
SANYO PLV-Z3000
撰文:OPTIMUS
发布日期 : 2008年12月21日
不知不觉,又与各位读者朋友们隔别了一段日子。在这段日子里,笔者最近都看过几部投影机,
例如Sony的VW80及JVC的HD350等,当然还少不了几部LCD投影机。
可是基于时间问题,未能借来做报告。今次先从有较充裕时间试机的三洋Z3000开始。
LCD投影机近年已经进化到“一年一代”,意味PLV-Z3000出现的时候,其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另外两部3000机,
Panasonic的AE3000以及EPSON的TW3000都已相继推出。
当然还有一部三菱的HC7000,形成四部FULL
HD LCD投影机四分天下。
四部机都是使用EPSON的D7面板,原生解像度是1920
X 1080
开口率为52%,全面支援12bit灰阶讯息量。
除了三菱之外,其余三部的对上一代机,都是沿用D7面板,换句话说其投影机核心并没有改变。
那么究竟Z3000跟上一代,几乎一模一样的Z2000有什么分别呢?
这就是本报告所想找出来的。
报告会加上评分,请注意,评分部份为客观的测量及测试人员主观的感觉组合而成。
(分数5分合格、10分满分,过于7分者已属相当出色)
机身
仍然沿用Z2000的机身,长长方方呈些少流线型,颜色由纯白变成灰色,对家庭影院利多于弊。
大受好评的自动开关机盖也被保留着,此举对于镜头防尘来说相当有用。
重量仍然保持住LCD投影机的轻身,不过要留意比起前作的6.3kg,Z3000重量提升至7.5kg。
究竟多出来的1.2kg是什么来,笔者恕难单凭功能及规格上洞悉一二。
产地为日本,造工亦是意料之内的细心,要找瑕疵不容易。
(9/10)
镜头
Z3000使用的镜头,跟前作一样应该没有改变过,属中短投设计,
变焦倍数达2X,6~45.3mm光圈F2.0~3.0最细光圈为f=22.
应付了绝大多数的投影环境需要,以镜头口计最短3.04米即可投出100吋大画面。
试想想,在香港普遍细一点的居住环境,以及薄屏电视越出越大,
再加上现在软件及电视节目都有很多高清制作,用最细80-100吋去欣赏,似乎是玩投影的最基本要求。
因此,短投设计的Z3000,特别受用。
至于镜头质素方面也是很好,笔者分别在最短投、中距及长距三个变焦距离中细心观察,
镜头跟大部份光学变焦镜头一样,在最长投时有最佳的光学质素,
四角变形控制得很好,就算是最短投时,
变形都在可以接受的水平,而且色散情况也不严重。
(7/10)
Lens
Shift
由Z系列开始,这一项目一直都是强项,因为它可以有垂直100%、水平50%的LENS
SHIFT!
一句到尾,在同类产品,它是最强的,而且在LENS
SHIFT最多的情况下,光学质素的下降也很少。
既然它跟Z2000一样,LENS
SHIFT、变焦、对焦全手动,因此按照报告书Marking
Scheme中,要被扣分了。
上一次,笔者因它Lens
Shift质素够高补回两分给它,但今次不再这样做。
因为新型号让人对它有期望是理所当然,前作的缺点未有改善,不能补分。
(6/10)
Z3000的另一个强项,是宁静的操作。
厂方资料指Z3000在ECO
MODE时噪声继续维持在19dB。
在音响系统中,低于30dB
(A加权)
已被称作“宁静”,如今Z3000就算用强光模式时,仍然几乎无法听到噪音。同级只有三菱能与它媲美。
(10/10)
遥控器
Z3000继续使用上一代的遥控器,全只都有背光功能,而且按键的铺排都十分易用,加上接收准确,
如果不计设计较为传统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投诉的地方了。
(10/10)
又是另一个不变的地方,Z3000使用了165W UHP高压水银灯,
日本制造,寿命照旧2000小时,光亮度当然继续不变是1200ANSI流明,所以投一百吋画面也一样有充足的力度。
(6/10)
显像组件
Z3000使用EPSON的0.74" Wide TFT p-Si (Inorganic Type) 的3LCD显像元件,
基于它的开口率为52%,对比起LCOS及DLP的逾90%来说,LCD输得很明显。
亦因此,几间LCD投影机厂家都使用了一些技术去淡化晶格。
例如Panasonic的Screen
Smooth技术便属一例。
不过,晶格效应虽然令画面更加数码味,但副作用是令画面看上来更锐利。
因此,Sanyo基本上没有就晶格问题进行再处理,情愿让我们感觉看锐利一点还好。
(7/10)
倍线器功能
Z2000备有两组HDMI输入,两组都是HDMI Ver1.3,
支援HDMI Ver1.3b (Deep Color, x.v.Y.C.C.)。
不过这都不是卖点,卖点是Z3000新加入的功能,名为5:5 Pull-down技术,
这个技术有个专有名称,叫“Dynamic Predictive Frame Interpolation Technology”
(译作“动态预测帧插补技术”),利用最高达120 Hz的超高速度,可以:
1) Video软件:将帧速率从60 fps 提升一倍,达到120 fps。
2)
Film软件:将帧速率从24fps提升五倍,达到120fps。(50Hz的处理未有资料提供)
不论是30p
/ 60i / 60p / 24p的信源,使用这个功能,都可以利用插补图像,
来播出每秒共有120格的电影或电视节目影像,令到残影几乎尽消失,可以令画面活灵活现。
这个是官方的介绍,但实际情况呢?
在Image Adj中的Advanced Menu中,可以见到“Smooth Motion”选项,
只需要启动它及进入5:5 Pull Down即可自选Smooth Motion的程度。
先用电影软件播,笔者用了《功夫熊猫》及《黑夜之神》两套软件试,
结果看出来虽然没有窒格,不过动作极度不自然。
请明白,就算大家在电影院中看真正24fps的电影,都一定会有窒格,尤其是在中速横向pan镜时会更为明显。
然而,使用了Smooth Motion后,就算调校到最弱,仍然会感到影像“不自然地”灵活。
情形就像看一个1.5倍速的慢镜一样。
笔者认为在欣赏电影软件时,绝对不可以使用Smooth Motion这个功能!
至于30p
/ 60i / 60p 的Video软件呢?
嘘!Smooth
Motion到这一刻才能真真正正地显出其实力。
笔者以日本高清节目去测试动作,结果画面才真正播出灵活的动作。
不过笔者仍然认为不可以过份使用这个功能,要视乎需要开启。
顺带一提,这类类似的动作倍格功能,民用器材最早使用的,
是Philips的Pixel Plus 2。及后普遍于薄屏电视上使用。
投影机方面,在Sony的VW200上已有类似功能Motion Flow,
其测试结果也是类似。即只能在Video软件上使用。
(9/10)
Overscan
不论是PS3或蓝光机等,Z3000都能顺利显示1920 x 1080解像度。
(10/10)
1080i Video转1080p
Z3000的倍线器颇佳,因此播HQV 1080i Video测试图给它,
i/p转换选“Mode1”即可完美锁定移动斜线及不同密度的横线,比不少蓝光播放机内的倍线器还要出色。
(10/10)
1080i Film转1080p
HQV蓝光评分碟1080i Film Resolution Loss测试,就算是要求较高的 1080i Film 移动测试图,Z3000都能完美锁定。
而且今时今日也越来越少机会看1080i / 60Hz电影软件,
因此用得着2-3
Pull Down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个ip转换的需要已不复当年。
(9/10)
伽玛调校得分
来到调校这个项目,这里笔者必需“再”强调一次,用家千万记住,在调校时一定要留意选取适合的“IMAGE”(预设模式),
Z3000有7种预设模式,7种模式的画面分别很大,可以说是差别夸张得要紧,
内里的各个设定,包括色温、对比度、伽玛甚至连光泡光力,都有不能修改的预设。
因此,就算如何努力,如果拣错“预设模式”根本不可能得到一个准确画面。
经过每组预设进行独立测量,其中“x.v.Color”模式无法让用家自己调校。
至于余下6个模式,则只有“Brilliant Cinema”及“Natural”最接近标准。
另外,如果想要光亮一点的话,选“Living”模式也可以得到精神一点的画面。
不过Living模式的色温偏离得标准的D65较多,所以需要仪器及经验人员耐心一点的调校,方可得到一个准确的画面。
兼且可以将调校结果储存到7组个人记忆之中。
用家请记着,如果预设模式拣错了,不论怎样校也不可能校到标准的画面!
先讲伽玛设定,在笔者家中使用Studiotek130G3
JKP 80吋梗屏幕的情况下,
选用预设的“GAMMA 2”,已经是得到极接近标准及线性的数据。
如果想再得到更好的调校,可以进入伽玛进阶模式,
不过笔者认为除非伽玛错得很过份,否则不宜大改动伽玛值。
(8/10)
色温调校得分
Z3000的色温调校,也不算太难,不过跟其他投影机有点不同,
RGB的调校,不以其他机般以Gain及Bias作杠杆原理调校由暗至光的三原色平衡,
只有像LCD Mon般的简简单单RGB数值,如遇到三原色未能做到平直,
只在RGB伽玛中再行调节,方可以调到30-80IRE都大致在D65水平。
结果,拣预设的“LOW 1”,再使用COLORFACTS软件及EYE ONE BEAMER的帮助,
将RED设为“+6”、BLUE设为“-2”即可达到非常令人满意的D65色温了!
当完成“IMAGE
ADJ”之后,用家不难发现还有“ADVANCED
MENU”(进阶设定),
内里有“IRIS MODE-自动光圈”、“BLACK STRETCH-黑色伸延”、
“CONTRATS ENHANCEMENT-对比度增强”、“DYNAMIC GAMMA-动态伽玛”、
“COLOR
MANAGMENT-色彩管理”,以及一项名为“TRANSIENT
IMPROVEMENT-瞬变改善”的设定。
这类过于巧立名目的影像改善功能,笔者认为对一部有质素的投影机来说是不必要的,
经过测试亦发现上述除了“自动光圈”可设为“开”之外,
余下的所有选项皆不应该使用,否则会明显改变伽玛、黑白位等数值,亦会令到暗位细节尽失及光位“爆”!
调校注意:由于屏幕、器材及环境不相同,请勿以笔者的数据误作每一部Z3000的D65数据。
(9/10)
HDTV色域作标准,Z3000的色域比前作更佳,蓝色和红色都完全达标,前作红色还有偏离呢!
至于绿色,更是比标准可以播得更多。
(9/10)
对比度
Z3000当然备有动态光圈,而且可以微调光圈的调整幅度,与Z2000一样,今次Z3000的自动光圈反应做得很自然,
要在很极端的情况下才能察觉光圈启动。
事实上,使用了自动光圈之后,对比度亦立即得以提升,以下是量度出来的数值:
(灯泡使用全光模式,自动光圈关)
100IRE=18.77fL
0IRE=0.025fL
对比度=750:1
(灯泡使用全光模式,自动光圈开,光圈收缩率最大为30%)
100IRE=18.77fL
0IRE=0.011
对比度=1700:1
很明显,Z3000的确是需要自动光圈的帮助,才能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对比度。
而且,它的对比度比Z2000有进步
(7/10)
光力
正如上述数据,Z3000在投80吋屏幕时,100IRE光力高仅达18.77fL,
已经超越了标准12-16fL,不过对于惯睇Video软件的朋友,可能会要求高达20fL的亮度。
请注意,因为试用的投影机为新机,光泡使用寿命仅数小时,因此尚未Run-In,在Run-In之后其亮度会有所提升。
(7/10)
2.35:1支援
Z3000有2.35:1支援。不过未有自动支援。
坊间暂时只有Optoma的高阶机种才能自己辨别是否2.35:1比例。
(8/10)
席纹、灰色不平衡、RGB叠准
测试的Z3000属首批机,没有席纹,RGB也叠得好准。
连上次出现的灰色不平衡问题,今次进一步改善,在纯灰画面看,
已经可以当作没有任何“一挞挞”平均的颜色了,反映LCD Panel技术几近真正成熟。
(19/20)
画面表现
(解像力)
笔者选了不论声画俱佳的Dark Knight (黑夜之神) 当中以iMax拍摄的香港中区景色,
充份展示到一部投影机的画质可以去到什么地步。
即使走得极近屏幕,都可以看到每一幢高空拍摄的建筑物,
甚至连马路上的一架车都看得到。笔者甚至要将Sharpness减低一级方可。
三洋的投影机一贯的锐利感,在这部投影机上仍然被保留着。
(17/20)
画面表现 (黑、白场景)
看同一套黑夜之神,包括开场的打劫银行日景,以及黑夜追杀检察官的夜景,
一光一暗是测试投影机的好材料。日光景方面,相当精神,阳光感充沛。
夜景方面,即使层次感稍为差了一点点,但有动态光圈的帮助,仍然是令人没有投诉。
(13/20)
画面表现
(颜色)
试另一套电影(功夫熊猫),其中有大量森林的颜色重现,
结果是合格。不过与前作相若,颜色饱和度极难掌握,校至标准会让人觉得淡色,推高又会不自然。
而且色温校准了仍然会带点绿,可以的话,笔者建议用家把色调 (Tint) 稍稍偏洋红。
(11/20)
画面表现
(快动作)
看太空奇兵威E,可以看到Z3000在处理横向Pan镜方面,非常不错,以不启动5:5 Pull down来说都不错了。
笔者前述,看电影时不宜使用5:5 Pull down,但如果欣赏Video或HDTV软件,
使用5:5 Pull down后的动作更为流畅,看上来就像会“弹出来”一样。
笔者以日本HDTV及香港HDTV的节目去看,Z3000对处理60i及50i的画面都很好。
(16/20)
售价性能比
虽然面对住Sony的入门版SXRD投影机越卖越平,无疑是削减了几部LCD投影机的竞争力。
不过如果便宜,LCD仍是便宜数千元,足够可以买一只很像样的屏幕,因此笔者认为Z3000仍然有其叫座力。
而Z3000在同价位下,比上一代再有几个改良(例如流畅度增加,以及真实对比度再微升等),
亦令害怕彩虹效应及想投影机易装及细细部的朋友,得到一个永无投诉的选择。
(13/20)
个人排行榜
SANYO
PLV-Z3000 (总分230除29)
总分:7.93分
(10分满分)
█
Sony VPL-VW60:9.16分 █ Epson EMT-TW2000:8.45分 █ Sanyo PLV-Z3000:7.93分 █ Sanyo PLV-Z2000:7.86分 █ Mitsubishi HC4900:7.84分 █ Optoma HD81LV:7.8分 █ Epson EMP-TW1000:7.79分 |
各师兄与朋友,这篇文章,如非商业用途,欢迎转贴再转贴,如需借图片使用,
请自便,但敬请不要抹去图中的 avbuzz.com签名字样,感激感激再感激。
◆ avbuzz.com精神,人人毒我,我毒人人 ◆
谢谢收看这篇文章,你是第 个收看这篇文章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