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 2008年 1月24日
撰文:OPTIMUS
LCD投影技术,很多人都说不太好,说黑位差,说不够耐用,说会有七星岩,说会有席纹…
不过,LCD是家用投影机中技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加上拥有强大的Lens Shift,对于香港普遍较细的居住环境来说,
其灵活性仍然是非常吸引,所以LCD一直不乏捧场客。
市场上唯一一间致力研究LCD显像技术的面板OEM生产商EPSON,在去年十月宣布推出D7,
解像度继续是FULL HD 1920 X 1080,比起上一代同样是FULL HD的D6面板,
开口率由原来的43%提高至52%,晶格效应也因而大幅减少,
而且全面支援12Bit灰阶讯息量。
正因如此,SANYO并没有D6面板面世时推出FULL HD LCD投影机,
反而是留到D7面世时才正式推出首部FULL HD LCD投影机,
这部投影机正就是PLV-Z2000了。
在正式看报告书之前,先重温一下Z2000记者发布会的现场实况:
http://www.avbuzz.com/audio-video/200710/SANYO/index.htm
简介
PLV-Z2000拥有Z系列的强项,包括全机维持日本原厂制造、极宁静的散热风扇,
以及最大幅度的垂直及水平LENS SHIFT,这些规格及功能上的优势,对于家居环境充满限制的用家来说,
几乎可以说是“投影机的唯一选择”。
笔者早前帮一位朋友设计家庭影院,也正是因为屋主是租别人地方住,为免将投影机吊天花,
所以巧妙地利用了Z2000的LENS SHIFT将投影机放在沙发旁的小桌子上,已可正形投出标准的80吋画面了。
不过,讲到画面质素,Z2000又是否跟它其他功能一样的强呢?就让笔者分门别类地逐项评比评比吧。
(报告会加上评分,请注意,评分部份为客观的测量、测试人员主观的感觉及器材的价位考虑等三个因素组合而成。
分数5分合格、10分满分,超过7分者已属相当出色)
机身
Z2000日本制造,与前一代的Z系列,可以看得出使用一样的机芯设计,包括靠右的镜头、自动开关的防护盖、
机身右侧的LENS SHIFT控制杆等,都是熟口熟面的,但三洋好细心,特别为Z2000重新设计了外壳,
而且电源插座也转了更适合用家的IEC座,比起之前的“米奇老鼠插”好得多了,
这些都是细心的设定。
此外,Z2000纯白色的机身,呈少许的流线形,也甚是具有日本精品的触觉,
所以机身方面整体取得相当之高的分数。
Z2000重量为6.3kg,十分轻身,安装上绝不会有困难。
(9/10)
镜头
Z2000使用的镜头,没有什么详细的资料,只知道是专为HD影像而设,
跟往常的型号一样,Z2000的镜组属中短投设计,变焦倍数高达2X,应付了绝大多数的投影环境需要,
由3米至6.1米都可以投放出100吋16:9的画面,的确是其他投影机很少能做得到的。
至于镜头质素方面,也是出乎意料的好,笔者分别在最短投、中距及长距三个变焦距离中细心观察,
镜头在最长投时有最佳的光学质素,四角变形控制得很好,就算是最短投时,
变形都在可以接受的水平,而且色散情况也不严重。
(7/10)
Lens Shift
这一项目是Z2000的强项,因为它可以有垂直100%、水平50%的LENS SHIFT!
在同类产品,它是最强的,而且在LENS SHIFT最多的情况下,光学质素的下降率也很少。
可惜它的LENS SHIFT、变焦、对焦也是全手动操作,在报告书的评分标准中扣了一些分数。
不过基于LENS SHIFT幅度实在出色,笔者补回两分给它。
(8/10)
散热和噪音
Z2000的另一个强项,是宁静的操作。
厂方的资料指出,Z2000在ECO MODE时噪声仅19dB,这连笔者手上的音压计也无法量度的低水平。
事实上,就算是使用了强光模式时,Z2000的噪音也是静得几乎感受不到,
所以笔者相信三洋的工程师在投影机散热设计上,下了一番苦功,才能做到这么出色。
笔者利用音压计在Z2000高亮度时的出风口量度,实际噪音已经低过可量度的水平 (低于35dB)。
(10/10)
遥控器
Z2000采用了一样是三洋用家会感到熟口熟面的遥控器,这个遥控器可以全只都有背光功能,
而且按键的铺排都十分易用,加上接收准确,如果不计设计较为传统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投诉的地方了。
(10/10)
灯泡
Z2000K使用了165W PHILIPS的UHP高压水银灯,寿命照旧二千小时,
但却做到光亮度达1200ANSI流明,所以投于一百吋画面也一样有充足的力度,证明设计上的光效率有所提高。
(6/10)
显像组件
Z2000使用EPSON的D7 3LCD显像元件,正如之前已经讲过,它的开口率为52%,
对比起LCOS及DLP的90%来说,LCD可谓输得很明显。
那实际看呢?基于解像度提高了,晶格及间隙都细小了,所以也不是如数字上所说那么明显,
要看到晶格,80吋画面必需要在三尺距离才看到。
(7/10)
倍线器功能
Z2000备有两组HDMI输入,两组都是HDMI Ver1.3,
因此色深可接受12bit x 3=36bit,接收讯号当然包括1080p:24Hz / 50Hz / 60Hz。
(9/10)
Overscan
不论是PS3抑或是HTPC,Z2000都能顺利显示1920 x 1080解像度。
现时的投影机的SCALER越来越靓,基本上将所有i (隔行扫描讯号) 输送入去,其逐行扫描的表现都较影音扩音机甚至播放机还要好。
(10/10)
1080i Video
正如前述,Z2000的倍线器相当不错,所以放一个HQV 1080i Video影像给它,
i/p转换选“Mode1”即可完美锁定移动斜线及不同密度的横线,比不少蓝光播放机内的倍线器还要出色。
(10/10)
1080i Film
对要求较高的 1080i Film 移动测试图,Z2000都能完美锁定。2-3 Pull Down的窒格也不明显,但也扣了一分。
(9/10)
伽玛调校得分
来到调校这个项目,这里笔者必需强调一点,很多人都说三洋的投影机较难调校,
而且投影机的预设也是一样会严重偏离标准。
老实说,笔者之前接触过的两部三洋旧款LCD投影机,的确有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调校!校到出烟!
可是今次Z2000在笔者亲身的调校过程中,完全没有觉得它难以调校,
不过用家千万记住,在调校时一定要留意选取适合的“IMAGE”(预设模式),
Z2000有7种预设模式,7种模式的画面分别很大,可以说是差别夸张得要紧,
除了7种预设模式之外,也有很多组“个人设定”,这些设定是完全以用家先前拣选的预设模式为根本,
如果预设模式拣错了,不论用家怎样校也不可能校到标准的画面!
笔者将每组的预设模式读取数据,发现最标准的一组是“Briilant Cinema”,
至于“Pure Cinema”及“Creative Cinema”两个预设都出现亮度不足或色温太暖的现象,故不适合用作调校。
拣了“Briilant Cinema”后不论在色温、伽玛及亮度也是最接近标准,然后才到“Image Adj”中微调画面及记低所做的修改即可。
先讲伽玛设定,在笔者家中使用Stewart GHR 80吋屏幕的情况下,选用预设的“GAMMA 1”,
已经是得到极接近标准及线性的2.31了。
看!完全不难调!
(7/10)
色温调校得分
Z2000的色温调校,跟很多投影机一样,先拣了“COLOR TEMP”(预设色温),再微调RGB。
各种预设的“COLOR TEMP”实际色温如下:
Default:7089K
High 1:7817K
High 2:8544K
Low 1:6351K
Low 2:5874K
可以见到“LOW 1”最接近6500K,再使用COLORFACTS软件及EYE ONE BEAMER的帮助,
将RED设为“+4”、BLUE设为“-10”即可达到非常令人满意的D65色温了!
当完成“IMAGE ADJ”之后,用家不难发现还有“ADVANCED MENU”(进阶设定),
内里有“IRIS MODE-自动光圈”、“BLACK STRETCH-黑色伸延”、“CONTRATS ENHANCEMENT-对比度增强”、
“DYNAMIC GAMMA-动态伽玛”、“COLOR MANAGMENT-色彩管理”,以及一项名为“TRANSIENT IMPROVEMENT-瞬变改善”的设定。
首先,对于这类过于巧立名目的影像改善功能,笔者认为对一部有质素的投影机来说是不必要的,
经过测试亦发现上述除了“自动光圈”要设为“开”之外,
余下的所有选项皆不应该使用,否则会明显改变伽玛、黑白位等数值,亦会令到暗位细节尽失及光位“爆”!
最后的一个选项“COLOR LIST”,笔者比较过后,选用了“LIST2”,然后再测量一次确定不会令画面偏离标准。
(9/10)
CIE色域
以HDTV色域作标准,Z2000的色域相当不错,蓝色完全达标,绿、红则有少许偏离。
有说三洋的颜色不准确,笔者凭这个CIE图去分析,实在难以同意。
而且敢肯定颜色不准确是人为地选错了“Image Mode”所致。
(8/10)
对比度
Z2000备有动态光圈,而且可以微调光圈的调整幅度,笔者发现今次Z2000的自动光圈反应做得颇自然,
直迫SONY VW50/60及EPSON TW1000/2000,用家可以放心使用。
事实上,使用了自动光圈之后,对比度亦立即得以提升,以下是量度出来的数值:
(灯泡使用全光模式,自动光圈关)
100IRE=22.47fL
0IRE=0.03fL
对比度=750:1
(灯泡使用全光模式,自动光圈开)
100IRE=22.47fL
0IRE=0.015
对比度=1500:1
很明显,Z2000的确是需要自动光圈的帮助,才能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对比度。
(6/10)
光力
正如上述数据,Z2000在投80吋屏幕时,100IRE光力高达22.47fL,这对于部份喜欢有力画面的朋友来说可能好适合,
但距离标准太远,如果要减到家庭影院标准的亮度上限18fL,
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将“IRIS RANGE”调到“-30”,
但这只会减弱光亮位,没有同时将暗位降低,这变相就会令对比度差了,
因此笔者建议采用第二个方法,就是将光泡光力减半,即可达到了100IRE=16.6fL的标准以内亮度,
而对比度同时维持在1500:1的最佳表现。
提醒大家一点,随住光泡老化光力减弱,光泡的光力必需改回“全光模式”方可。
(8/10)
2.35:1支援
Z2000暂未有2.35:1支援。
(6/10)
席纹、灰色不平衡、RGB叠准
测试的Z2000属首批机,没有席纹,RGB也叠得好准。
EPSON自从D5开始,对LCD投影机显像组件的品质监控做得越来越好,笔者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新推出的LCD投影机有出现席纹了。
至于灰色不平衡的问题,也只是极为轻微,除了打一个纯灰画面看,否则不会看到这个现象。
(18/20)
画面表现:解像力
看了HOT FUZZ (爆辣型警) HD-DVD,镜头拍摄到的英国小镇,包括英式建筑物的细节,
以及大草原上的花花草草,都十分锐利、清晰。三洋保留住一向的锐利感。
(17/20)
画面表现:黑、白场景
看MR. AND MRS. SMITH (史密夫决战史密妻) 蓝光碟,两夫妻在暗黑的屋内生死决战,
黑位在自动光圈的帮助下是收货的,虽然难以比得上DLP的沉实,但已经是LCD的中上水准。
光亮的日间场景相比黑位表现为佳,当然也没有投诉。
(13/20)
画面表现:颜色
回到HOT FUZZ (爆辣型警) 的颜色表现,主要是留意肤色及大自然日光的颜色重现,
结果是合格的,而且色温及色调都是合乎标准,但色彩饱和度较难掌握,
调到标准了,看上来会感到较淡色,但推得太高则会过份浓艳。
颜色表现看来应该不会是Z2000的强项。
(11/20)
画面表现:快动作
再看“史密夫决战史密妻”的多幕动作及飞车场面,
Z2000对于快动作的处理是高水平的,只有一次中速的横向PAN SHOT出现些少窒格。
(15/20)
售价性能比
Z2000如无意外应该是LCD 1080P投影机之中最便宜的。价格约在两万港元水平上下。
回想年前,FULL HD的投影机售价可真是高啊!
如今它的售价仍然比同级竞争对手稍为便宜,加上有很多对手没有的功能及规格,Z2000仍然是一部高性价比的投影机。
此外,有一点最后想讲的是,三洋的Z2000是笔者见过开机最快有画面看的部投影机之一,
开机一会即可有画面看,对心急人来说又是一大喜讯。
(14/20)
排行榜:
█ Sony VPL-VW60:9.16分
█ Sanyo PLV-Z2000
:7.86分 :7.84分 :7.8分 :7.79分SANYO PLV-Z2000
总分:7.86分 (10分满分)http://www.avbuzz.com/event/album463
各师兄与朋友,这篇文章,如非商业用途,欢迎转贴再转贴,如需借图片使用,
请自便,但敬请不要抹去图中的 avbuzz.com签名字样,感激感激再感激。
◆ avbuzz.com精神,人人毒我,我毒人人 ◆
谢谢收看这篇文章,你是第 个收看这篇文章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