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文 : 巴斯
上集和大家分享過 LUMIN D2 開箱圖 ( 按我得到重溫 ),今集分享我個人對 LUMIN D2 評價,首先很喜歡她體積比較細,方便我放在書桌使用,這是與我一直用開 Mac mini 作比較。書桌所用的是Focal XS Book 主動式喇叭,雖然不是什麼名器,但也不是一般電腦喇叭可比美,長形瘦身設計,在細面積書桌上擺放,一點不覺得累聚,很討我歡心,書桌面積小,不能容下大件東面,LUMIN D2,剛好能半隱藏式容下,第一感覺良好。
邊上網,邊聽歌,是平日在書桌使用CAS的常態,音樂檔案來自 NAS 或串流平台,今日開始,Mac mini 位置被 LUMIN D2 所取代。操作方面,昔日手推滑鼠,眼望大Mon,今後一部 iPad 就可以了。
下圖所見是 Weiss 202U 背面, USB 接口接駁 Mac mini 或 PC ,AES 接駁 LUMIN D2。
D2 提供 BNC SPDIF : PCM 44.1kHz-192kHz, 16-24bit,DSD (DoP, DSD over PCM) 而且能支援 DSD128 5.6MHz,市面上主流格式音樂檔案都通吃,其實….通吃音樂檔案無乜大不了,今時今日褲袋部機都能通吃吧,DSD檔案又如何? 手機都難唔到,但是否好聲又是另一回事。
由於接駁方式是 BNC SPDIF > AES XLR 關係,線材比較持別,朋友拍心口說他為我造,數日後就交到我手,感激感激,再感激。
在書桌聽歌依靠 Mac mini 以USB 連接 Weiss 202U ,為 Hi-Fi 而生的 LUMIN D2,無論外觀,操作,或感受都比 Mac mini 為好。
平日睇片用喇叭多,而聽歌時用耳機比率較多,冬天來臨,耳罩式耳機使用率大大提高,LUMIN D2 配合 Weiss 202U ,無論在喇叭或耳機上都得到很高享受,LUMIN D2 顯示屏在眼前,操作感與投入感大增。
LUMIN 家族靠 iPad來取代實體遙控,面板上沒有實體電源開關鍵,開機只要打開 LUMIN app,LUMIN 就會開機,留意 : 開app就立即啟動,無需等 app 開好後,再靠操作介面去選開啟。只要一開 app,LUMIN 電源就會開啟,非常方便,關機如圖中所見,在操作介面上按就可以關上。習慣了這開關方式,不再想電腦開機了,當然用戶可選擇長開電腦不關也無不可,但我不會。
AirPlay
與其他 LUMIN 家族成員一樣,可利用 iPad 的 AirPlay 功能,把聲音透過 LUMIN D2 傳送聲音,當然這功能早在D1便可以,現在照舊吧。
近親機 Magic TV 也因為對應 AirPlay 功能,同樣能把聲音透過 LUMIN D2 傳送聲音。
無損音樂串流平台
LUMIN 家族成員也支援 qobuz 或 TIDAL 這等無損音樂串流平台,而 Sporty 也剛在11月14日開通 ,另外 LUMIN 家族也對應 MQA 功能,對我來講,最大受益者是 TIDAL 。
Spotify
Spotify @ LUMIN 可理解為類似 airplay 的操作,播歌時靠 Spotify 所屬 app,而並不是操作 LUMIN 介面, 在 Spotify 操作介面會出現 LUMIN 選項,直接按下去,LUMIN 就會負責播放,選歌當然就是在 Spotify 所屬介面上操作。
LUMIN 顯示屏就會見到這個畫面,可見到正串流播放什麼曲目,什麼歌手,和有關數據。
Spotify 升頻到DSD效果也是零難度。所以透過下圖所見,由 Spotify 所提供的 44.1kHz ,可被升頻到 DSD。
有追開日本 AV WATCH 的朋友,十月初不難有見有報導 LUMIN U1 透過韌體更新成 9.04 版本後,可對應 MQA 的消息,可見日本也有不少 LUMIN 用家啊。當然受惠於 LUMIN 內的 TIDAL 操作介面吧,不過香港比日本早就更新了。
手上的 D2 版本身上流著10.0b firmware 的血,比上述的還要新。
支援 MQA
LUMIN 家族成員都能支援 MQA,在操作介面上可見 MQA 模式有以下四款選擇,由於我是以 AES 方式接駁 D2 到 Weiss 202U身上,所以選擇了 Digtal Out。
雖然 LUMIN 家族支援 MQA ,可惜自家用的 Weiss 202U 並未提供相應更新,就以 TIDAL 所能提供 MQA 這張專輯為例,下圖所見是能以 192kHz 24 bit 重現。如果用家器材對應的話,會是一大樂事。
來到 Weiss 202U 後,只能以 96kHz 24 bit 重現,雖然未能原聲重現,但聲音也非常悅耳,很是享受。
月費 $96港元,對音響發燒友來講,相等零支出,海量無損優質音樂檔案便可擁有,相信 LUMIN 用家無邊個沒同時擁有吧。
下圖操作介面可見,除了 TIDAL 外,qobuz 串流平台,在 LUMIN 家族也支援 ,當然跟 TIDAL一樣,無論是否中文歌手或曲目名稱,都是以英文方式顯示。
這專輯在 qobuz 串流平台同樣有 192kHz 24 bit 版本,但 qobuz 和 TIDAL 不一樣是 qobuz 可直出 192kHz 24 bit ,而不是靠 MQA 技術。
在清單不但見到有Hi-Res Audio 徽號,在LUMIN左上角的顯示上也有提到訉源相關資料。
播放時 Weiss 202U 顯示屏上也可見到 192kHz 輸出字樣。
Roon Ready
LUMIN 家族成員,如果同時是 Roon 用戶,都可透過 Roon Ready 玩 Multi room,但對於我呢類居住納米樓層用戶,這功能用不著了。用戶不喜歡的話,在介面上也有關閉 Roon Ready 的設定找到。
DSD
D2 和其他LUMIN 家族成員一樣能設定播放 DSD 音樂檔案時,以 Bitstream, Dop ,或轉成 PCM方式輸出,更可選擇在PCM狀態下,轉成以下三款不同輸出。
以上述為例,由於設定了播放 DSD 音樂檔案時,D2 以 PCM 176.4kHz 方式輸出,在 Weiss 202U 顯示屏,也可見到正是接收來自 D2 的 176.4kHz 音樂訊號。
雖然只是數碼輸出,但我個人也滿意 LUMIN D2 各方面表現,無論是人聲或樂器聲,都比 Mac mini 為佳。
結果
重要是不單音色上我比較喜歡 LUMIN D2,其操作介面和使用感受都遠勝 Mac mini,今後有了 LUMIN D2 後,只用 ipad 來操作,無需長開 Mac mini ,音色上也比 Mac mini 為好,所以……. 咳咳……..
心水清的朋友一定奇怪,LUMIN 最大賣點之一,不是其模擬輸出嗎 ? 何解上述只單一提及數碼輸出呢? 聰明~ 由於我書桌組合是適合利用 LUMIN D2 數碼輸出,所以在這個平台,就是只有 LUMIN D2數碼輸出用得著,有關模擬輸出,下集再和大家分享。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