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投影機報告書第七集 BENQ 8700+
發佈日期 : 2005年 5月28日
8700+推出市面已有一段時間, 它的售價由最初的三萬幾降至目前的二萬五千幾,它是採用720P HD2+晶片及五速六瓣色輪。
從鏡頭望進去, 可看見內有光圈, 它沒有光圈大小的設定, 情況和三菱HC2000一樣採用固定式光圈。
我們對8700+有興趣是由於它的售價, 以720P DLP投投機來講, 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
之前我在Space Ocean (九龍區的經銷商)看過8700+的表現, 它顏色比當初8700
有進步, 所以我便問代理借回來測試。 以下是8700+在我們設立的十八項標準
的表現, 我們以後的投影機報告書都會以這些標準來評審。
1. 投影情況:
投射距離是銀幕闊度的1.36-1.66倍, 投80寸需要8-9.6尺, 投100寸需要10-12尺。
屬於短投距。它沒有lens shift, 但有6% offset, 如果裝在天花, 鏡頭中線可高於幕頂小許。2. 鏡頭質素: 沒有發現對隻和光度不平的問題, 光學質素中上, 透光度還不及
三萬以上的機種,但比平價機為佳。3. 風扇噪音: 8700+的機身屬於中小型, 噪音量尚算低。 它不如三菱HC2000和
Optoma H77那麼靜(最低標準), 但比大型的馬蘭士S4及Sharp Z12k靜一點兒。
4. 漏光程度: 表面沒有漏光的問題, 要看穿散熱的百葉窗才看到燈泡的光, 雖然
8700+外形很普通, 甚至有點[塑膠感], 但實而不華, 重量也十足。
5. 輸出亮度: 8700+使用210W NHS, D65校正後能輸出324流明。
6. 全光暗對比率: 由於8700+內的固定光圈沒有Z2000在High Contrast收得那麼小, 所以On/Off Contrast也低了一些,
測光表量度出來的數值是接近1500:1。
7. 實際畫面對比感: 8700+保持HD2+的應有水準, 比SharpZ2000低一點, 但比576P Matterhorn晶片好。
8. 黑位訊噪: 0IRE的訊噪非常低, 甚至低過這方面的佼佼者馬蘭士S4,
但10IRE的訊噪就高過S4和其他七瓣色輪HD2+, 同Z2000差不多。
9. 中灰度至光位訊噪: 沒有明顯的訊噪, 這方面比Z2000好。
10. 三原色準確度: 從以下的CIE Chart, 我們看到綠色和藍色都有偏離NTSC標準的情況, 好在紅色比較接近標準。
紅色的影響較其餘兩色更大, 我們的視覺對紅色的反應更敏感, 紅色對重現自然膚色也有舉足輕重的關係。
整體顏色比對上我們測試的Z2000好一些。我嘗試用菜單內的Picture Menu調節綠色及藍色, 但不能修正在CIE Chart的座標。
11. 原廠色溫: 預設色溫有: "0" 原燈泡的色溫; "1" 6500K, "2" 7500K, "3" 9300K
以下原廠"0"色溫在Stewart Studio銀幕的表現, 整體能保持同一色調及平直的色溫, 平均值在6300K左右。
12. 伽馬設定: 8700+的菜單沒有伽馬設定, 以下是預設唯一的伽馬線, 它的伽馬值是2.55。
進入維修模式, 就有Degamma Table的選項, 我選了Film, 經D65標準校正後, 伽馬值是2.44, 表現非常平滑暢順。
13. D65色溫調校: 8700+的菜單沒有足夠的設定給調校準確的色溫, 需要進入維修模式,
可調節紅綠藍的brightness和contrast。經重複調校後, 獲得頗準確的效果。
14. 720P點對點: 8700+有一個[Through Mode]可跳過其內部的Scaler, 但很奇怪,
當輸入720P數碼訊號時, Through Mode並不能做得點對點。反而用[Anamorphic Mode]就可以, 也沒有Overscan的問題。
8700+能正常顯示50Hz的PAL碟,我也試輸入48Hz訊號, 它雖然有畫面, 但當作50Hz的訊號。
15. 畫面比例設定: 當數碼訊號輸入, 8700+還可設定16:9, 4:3 及letterbox。
16. 處理480i/576i video的能力: 8700+採用Silicon Image 504 視像處理晶片, 所以其倍
線效果也不錯, Film訊源的表現非常好, Video訊源就屬於中等。17. 處理1080i高清訊源的表現: 8700+沒有1080i轉1080P功能, 我估計它用最常見的方式去處
理高清訊源, 將1080i取樣為1920x540P再scale為720P。整體表現也不錯, 當然video訊源的[狗牙]還會間中出現。18. 彩虹現像: 我們舉行了三場8700+演示會, 當時我問過現場觀眾是否看見彩虹現像, 結果大
部分會員都看不見彩虹。8700+使用六瓣五速色輪, 加上不是太光猛的機種, 所以 大家不用擔心它的彩虹問題。總結:
在兩萬元級的價位, Sony HS50的顏色最佳, 但它的HDMI輸入不能做到點對點, 對比感不及DLP;
Sharp Z2000的對比最好, 但它的顏色偏差比較大。
8700+沒有獨特的強項, 但也沒有嚴重的問題, 整體表現較平均, 因此三者選一, 我會選8700+。
如果你要更佳的畫質, 就要考慮三萬以上的Optoma H77, 三菱HC2000或Sharp Z12000。
◆ avbuzz.com精神,人人毒我,我毒人人 ◆
謝謝收看這篇文章,你是第 個收看這篇文章的讀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