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試英國Audio Synthesis DAX Discrete Variable
發佈日期 : 2005年 2月18日
圖/文 : 紅色小人
![]()
很久沒有執筆寫器材報告了,剛好新年有幾天假期,
向代理商Audio Plus借來最近這一部英國Audio Synthesis HI END 數位類比轉換器(DAC)回來,
看看現在的數碼技術可以去到那一層次,首先想解釋一下,何謂數位類比轉換器 ,HI FI 老手這段可以不看,
但一些HIFI新進可能還是不太了解音響上的解碼是甚麼一回事, DAC 的英文為(DIGITAL ANALOG CONVERTER),
中文為數位類比轉換器,拜科技所賜,目前大家所熟悉的音源訊號有CD.LD.VCD.DVD. SACD等都屬於數位化音訊,
這些數位訊號經過 CD.LD.VCD.DVD. SACD等唱盤的重播後才可以送出類比訊號經由擴大機使喇叭發聲,
因為大部分的家用雷射唱盤都以內建了DAC(數位類比轉換器),所以轉換數位訊號的部份就由原先內建的DAC來完成,
既然唱盤中都已有數位類比轉換,那為什麼還要外加一部DAC呢?原因是玩家對聲音的要求不因此而滿足,
對重播聲音的器材希望表現的更接近真實聲音,大家可以回想從CD光碟推出已來,
從初期大家無法接受的冷、硬、數位聲到現在已受大家廣泛接受的情形看來,其間數位類比轉換的技術已如一日千里的速度更進中,
這也就是無數玩家捨棄CD唱盤內原有的DAC,取出唱盤的數位訊號(光纖或同軸),外接自行添購的DAC,
以期能升級數位類比的轉換能力,讓重播的音樂更真實,這就是為何要再外加一部DAC的主要原因了。
由於科技的進步,數位音源定位的要求也比過去來的高,從CD片16BIT數位格式,44.1KHz的取樣頻率,
到目前DVD片 96KHz/24bit/6ch或192KHz/24bit/2ch,相對DAC的要求也要提高才可對應軟體的要求及解碼,
這些規格都已超越了過去所有DAC解碼晶片的規格是不可否認的,至於生產DAC解碼器的廠商除了規格取勝外,
更應發揮系統調製功夫才不會導致消費者購買的DAC除了提高解析度外,聲音卻變得生硬不佳的感覺!
以軟體方面來說,大部分的CD片都是44.1KHz/16bit的數位音源,而96KHz/24bit的CD片出品較少,以播放硬體而言,
過去的CD唱盤及DAC是無法播出超過44.1KHz以上的數位音源,當然現今科技一日千里,近年已有很多高技術的DAC 問世了,
像今次介紹這一台Audio Synthesis DAX Discrete Variable 解碼,
便能夠把CD的44.1KHz PCM和SACD的DSD數據分別提升和轉換為705.6KHz 。理論上是有提升十六倍之強!
當然如果要解SACD的訊號,是需要一台有SACD數據輸出的唱盤,可惜我手上暫時沒有,
所以今次會以CD唱盤用44.1KHz/16bit的數位音源輸出去這一台解碼再利用這台解碼提升為705.6KHz來測試所播放出來的聲音。
有留意開這一網頁都應該知道小弟最近迷上了黑膠,因CD播放出來的質感實在沒有法子跟LP相比,但我可沒有完全放棄CD,因為CD的最大優點就是方便,畢竟不能每天都有六七個小時慢慢坐下來聽音樂換唱片,所以縱使自己沈醉在黑膠當中,
但還是會聽CD的,今次我以自己一直用開的SHANLING SCD-200 CD/SACD PLAYER來做唱盤
接上這部Audio Synthesis DAX來做鑑聽器材。在真正測試前已把這台解碼連續開了一個星期做熱身,大家可看來看這台DAC的外觀

前面板做得很簡潔,看上去一點也不誇浮,但一看造工就知道不是一般貨色,啞銀色金屬外殼,
很是精緻,金工比得上德國品質,不講也不知道是英國出品,而且附設遙控電平輸出調較,意思是可以用它來調較音量,
或是也可以成為一部解碼連前級,來直接驅動後級播放。
![]()
先看一下這隨機附送的遙控
再看後面的輸入輸出端子可見附有五組輸入和兩組輸出,輸入分別為
1)TOSLINK
一般光纖輸入
![]()
2)COAX
同軸輸入
![]()
3) 4)
專為有ASL 的雙光纖輸入
5)AES/EBU
平衡輸入
而輸出即有 XLR平衡輸出和RCA輸出

隨機而來還有一對ASL 雙ST光纖線

這對線不是一般光纖線,原來是大廠AMP的出品(相信對接頭配件有認識的都知道這廠是很出名的)

![]()
言歸正傳,先試一下近來自己很愛聽的FIM出品絲竹管弦
絲竹管弦中的民樂器演奏之逼真,細節之齊全,動態反應之強大,堪稱民樂極品。其中古箏曲《漁舟唱晚》真的是百聽不厭,
彈撥樂段令人深深地感到琴弦帶動原本凝聚的空氣在蕩漾起來,而掃撥樂段更似行雲流水,如珠落玉盤,叮咚之聲錯落有致,
層層疊疊,不絕於耳。在完全一樣的音響系統上,
加上了這部DAC很明顯背景變得更加寧靜,透明度、高頻延伸、立體感以及質感、動態等方面,要勝過原來的CD PLAYER。
如同一陣風吹散了原來的CD PLAYER中隔在聽者與演奏者之間的薄霧輕煙,眼前一片清朗。夜深沉中的大鼓強橫結實,
鼓棍落點的輕重遠近聽得一清二楚彷彿有如觀賞現場演奏一樣。
![]()
再試另一隻我愛聽而暫時還未有黑膠的CD 就是Jennifer Warnes 的作品 (The Well)

以第四首 Too Late Love Comes 來做比較測試, Jennifer Warnes的唱功比起未用這台解碼前嗓子更加迷人,
開頭清唱的頭一段以可清清楚楚聽出來,這台解碼竟有能力把Jennifer Warnes的歌聲清澈重現,轉腔換氣如在眼前,
而那韻味和音樂味,也沒有給我那台膽輸出的CD PLAYER比下去,反而空間感更勝一班,分析力高得來也不覺乾硬,
那充沛的空間感和通透的聲音像是把錄音室的現場環境搬到來面前一樣。
![]()
最後我試了一張很多發燒友都有的天碟,DIRE STRAITS的BROTHERS IN ARMS

不知是否我聽黑膠和膽CD PLAYER太多的原故,這碟聽起來沖擊力有點兒不夠,或者應該說,
這解碼的分析力比起我原有的CD PLAYER強很多,所以聲音相對比較薄,沒有之前那麼厚的味道,
雖然暖厚感覺好像薄弱了,但結它的彈跳力和細節很是出色,高音一樣細緻通透高速潔淨。結它聲音,
粒粒傳神,這回合真是各有千秋。
![]()
後記
數碼科技一日千里,不進則退,在這台Audio Synthesis DAX Discrete Variable數位類比轉換器身上,便充分體驗到,
要評定它是否物有所值,我想各位最好到代理商那裡安排試聽,親身體驗,我只能說如果自己已有一部不錯HI END CD PLAYER或唱盤,
但年事已高,又不捨得放棄掉,應該要嘗試一下,當經過這台HI END級解碼後,原來每天在不斷播放的CD碟是可以有更美妙的聲音,
原來這CD的表現依然未被完全發掘。可恨的是我手上未有SACD數碼輸出的唱盤,
如果有機會找到來測試,便可試出這台解碼的十成功力可以去到那一個境界。
謝謝收看這篇文章,你是第 個收看這篇文章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