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文 : 巴斯
這篇是圖文版本,如不喜歡看文字,可👉按我看Youtube 版👈。歡迎來到 小米6至尊版75吋 第三集,上回提到我和 Brian 先後購入新電視,如錯過上集的朋友可 :
👉 按我重溫第1集 👈。
👉 按我重溫第2集 👈。
語言
首次設定當然是語言,菜單上只有簡體中文與英文兩款選擇。
早有心裡準備,無繁體中文無所謂,睇得明就可以了。
搜台
電視機首次設定當然是搜台吧,內置 Tuner 分別有 TV 和 DTMB 兩個地上波選擇,眼前可無視 👉TV👈 ,因代表不再存在於香港的模擬頻道,直接進入 DTMB 搜尋數碼頻道。
搜台過程可見下圖所見彩色縮圖,一個又一個地增加,每個縮圖都有排位數字和所屬電視台名稱,過程在底部一直有藍色 bar 顯示進度。
選台
搜台輕易完成,今後可選擇兩種方式選台,第一種是如圖所見👉電視牆👈。
一目了然的👉電視牆👈,每頁顯示一打,除有該台名字,還有縮圖。
第二種是循環滾動,用家無需刻意安排電視台排序,我個人熱愛這循環滾動式選台。
網絡
地上波設定完成,由智障電視換成智能電視,強項當然是上網,下一目標是打通網絡,小米6至尊版75吋 提供有線和無線 Wi-Fi 網絡接駁。
無線網絡
無線方面提供 2.4GHz 及 5GHz 雙頻,支援 Wi-Fi 6。我比較落後,家中只有一部手機支援 Wi-Fi 6 ,現在 小米6至尊版75吋 是第二部。在操作介面不難見到電視正以 5GHz 連線中,Wi-Fi 6 微號也顯示出來。
遠離 Router 主機的電視機,透過 SPEEDTEST 這個 app ,可了解用 Mesh Wi-Fi 得到的上下載網速,呢個網速我滿意了。
有線網絡
電視機遠離 Router ,放棄有線接駁,為想了解 LAN 口是否正常,找來一條極長 CAT-6 線接駁,發覺 小米6至尊版75吋 所用 LAN 口,並不是我性幻想支援 1000Mbps,而只是最高支援 100Mbps,網底蛙的我唔係浪得虛名,無線快過有線都係第一次見,由於有線接駁和我無關,是否 Gigabit 對我無任何關係,甩線收隊。
距離
正如第二集提到,最佳觀賞距離,坊間有多種說法,而唔同解像度又可以有唔同説法。
睇新聞報導係咪要座遠D,睇4K片又要走返近呢? 睇電視遮,搞到咁複雜?你放過我好無?
75吋畫面,我個人喜好是約2.4米,肯定唔正確,但我喜歡。
由於收看電視節目是全屏顯示,所以畫面是75吋。
但大多電影內容都是以 2.35:1 顯示,代表有6%是上下黑邊,實際有畫面就只有約 70.5 吋,所以在2.4米距離欣賞,我真的不覺得 75吋 電視很大。
電視架
曾經在 Av Watch 睇中呢款未計運費來港,售價2萬4800円 ( 6算約 $1400 港元 ) 電視架,可加 5980 円( 6算約 $350 港元 ) 配中層板,作為放 Soundbar 、植物、裝飾擺設、播放機………. ,脊骨提供9級調節高度,最大負重90kg,由 65-90吋電視都可使用,黑或白色選擇。
地震帶生活的居民,貼心想到安全威也,就算針對家中頑皮毛孩,也是有必要的設計。
水平視點
座位與畫面之間達水平視點,對我來講比較重要,由於新電視呎吋改變,舊座椅未能與 小米6至尊版75吋 達成水平視點,最後換上這矮身座椅,問題得到解決。
廣告
聲明內可見,這機開機與待機時,會有廣告出現。
不過放心,只是在 開機 或 待機 情況下出現一次,唔會無啦啦睇睇下呻吟報告或四仔冇格仔,會跳個廣告出來,而且就算出廣告,只需按遙控 Back鍵,廣告立即消失,對我個來講無任何反感。
開機畫面
這是主頁,預設每次開機都是來這裡,對我來講很不方便。
不過可有方法逃脫,首次設定來到這操作介面,把開機預設成自己喜歡位置,由於我很依靠 Magic TV 生存,所以我預設一開機,就是HDMI 1 ( Magic TV 接駁在 HDMI1 ) 。
熄屏
開機過程我計過需時10秒,對於朝種樹晚鎅板,全無耐性的我來講是漫長,小米6至尊版75吋 容許只熄屏,即係無關機,只是關了屏幕,所以下次開機,代表得回上次熄屏前的位置,原地出現。
我非常喜歡這功能,尤期在熱戀期,經常需要見面,剛剛離開,又好想立即再見到,由於無關機,要再開機,基本上是3秒重現畫面,也正正因為不是關機,用手摸輸入板範圍,是有微暖。
遙控
跟機遙控支援藍牙和語音識別,有效範圍約8米,無需作首次配對設定,入電即用,藍牙發送不受角度限制,操作起來反應又快又就手,可以用得心應手來形容,雖然可用遙控 app,先唔好計要叫醒部手機再開 app 慢了, app 無論是手感、反應、方便性……….完全是比下去。
使用2粒AAA作能源。
每次拿起筷子時先發現遙控留在皇帝位,解決方法只有一個。
碟仙指引下,👉副廠👈遙控,提供黑或白色任選,多謝$25人民幣,好自然選白色。
聲稱原廠都唔貴,貴唔到一倍,但無白色。
👉副廠👈遙控到手後需跟 小米6至尊版75吋 作首次配對。
分開兩色好啊。
收貨一日後,發現有商家只賣 $18。
原來 $25 是高位接貨,凍飲都只係加$3,家陣唔見 $7 ,足足 28%,喊到收唔到聲。
語音
語音功能,無論是按遙控鍵講,還是直接向電視講,結果都是一樣,普通話是有溝通式回應,而講英語,只會直接把該句英語翻譯成中文,不會執行該句說話內容,廣東話當然唔識聽又唔識講,如下圖所見,向她說 Do you speak English?,她不會答會或不會,而是直接翻譯成簡體中文,並以普通話說出👉你會說英語嗎 👈。
起初我認為語音是多餘的功能,遙控在手豈不是最好用的嗎?跟 John Wick 搵食的我,身上有手榴彈、斧頭、開山刀,AK47都兩把,回家入門口粗身大細,心急的我只要大聲以普通話講👉小愛同學打開電視機👈,架生都未甩膊,電視就開了,原來語音功能用來開電視係好好用的。
語音功能方面,直接向電視機說話,開始前必需要講 ( 小愛同學 ) ,如按遙控上的咪鍵,可直接說話,無需先講 ( 小愛同學 ) 。有4款聲線選擇,哈,設計團隊一定是全男班,因只有一款是男生聲線。
藍牙
藍牙方面,使用有效傳輸距離最遠可達 300米覆蓋範圍,最大傳輸速度為 2Mbps 的藍牙5.0。如果經常要入密碼和輸入的話,尤其蜜月期很多時候使用,配藍牙滑鼠和鍵盤會方便好多,配對藍牙耳機遇程, 小米6至尊版75吋 如常一樣無難度。
耳機
三更時分,安坐皇帝位,只要藍牙耳機在手,聲音不會影響到延禧宮和儲秀宮,自然不會打擾到群妃清夢,想像一下,由三更睇到五更是多開心呢,接上自平成29年 ( 2017年 ) 在 e-earphone ( e イヤホン ) 梅田店購入的 Skullcandy CRUSHER WIRELESS 帶震動功能 藍牙耳機,是欣賞動作片不能沒有的利器,有關購買這耳機過程,可 :
👉 按我重溫 👈
自購入震動耳機後,Sony MDR-HW700DS 9.1 無線耳機便被打入冷宮了。
聲效
官方提供內置喇叭如下 :
16芯高音+號角擴音+2英寸內磁(0.25升*4)
低音炮:2.5英寸內磁+被動盆(0.7升*2)
環繞音箱:2.25英寸內磁(0.25升*2)
揚聲器功率:100W(4.2.2)
上述官方提到的喇叭,分佈在這些位置上。
上圖四個橙色箭咀所示,就是這款印有 Mi Sound System 字樣排氣孔。
用戶對聲效取向方面,有杜比或智能模式二選一,👉智能👈代表完全由電視機自動提供效果。
而👉杜比音效👈提供個人口味選擇,設定裡提供 影院、音樂、遊戲、自訂,4款即食罐頭,每款也容許用家再作出微調。
4款還能透過EQ來調節效果,由於由個人口味設定關係,智能和杜比二選一,我選擇了👉杜比音效👈。
低音炮
小米6至尊版75吋 其中一個賣點就是機背這兩個官方稱為低音炮的裝置,她屬於沒有音圈和驅動磁鐵的無源輻射器,一線音響發燒友一定不會認為無源輻射器是低音炮,事實上在現場聽,我好懷疑是否去到 50Hz,更不要性幻想可潛到 20Hz。
由於官方稱為低音炮,所以照跟,在設定上有獨立調節,曾益調節範圍 -12到+12,現場欣賞的話,就算推到+12 也不是我幻想應有低音炮效果。
聲效評價
初步體驗只使用機內提供的 👉Mi Player👈 作為播放器,內容來自 NAS 的藏經閣檔案。
在我個人標準,整體聲音以電視機來講是夠聲,人聲夠厚,絕對無需靠 Soundbar 助聽,這點優勝過其他薄屏電視聲音,在某些場景,有靠背牆借力,還真的是有一點力量感,但絕不能與 Soundbar 一起工作的低音炮相比,如果對動態有要求的朋友,配 Soundbar 是必需要,那怕廠方強調她效果是 100W(4.2.2) ,環繞聲方面,可能因為有兩組喇叭在機頂,加上兩側合共有四個排氣孔,開揚的環繞聲是有的,但要談包圍感就無可能的事。由於我一直無性幻想過電視機的聲效,會有家庭影院效果,我只求夠聲,小米6至尊版75吋 能滿足我這方面的需要,而我自己也不會有額外購買Soundbar 的需要。
マジンガーZ
マジンガーZ 的爆炸聲,能量感以電視機來講是一般地正常,如果官方唔係以 100W(4.2.2) 環繞聲招來的話,我會接受多一點,但宣傳上的字眼使我對她有一點點幻想,但最終都是電視級別效果。反而碎片的尾音,在環繞聲之下有驚喜,可能因為機頂有兩組喇叭,配合機側各兩組氣孔,碎片有離箱效果。
高熱火燄、爆炸場面的低頻未能打動到我,水木一郎唱主題曲帶動氣紛,以電視機的聲效,算是投入,起碼唔會覺得聲音單薄。
Battleship
Battleship 開炮片段,兩個無源輻射器雖然靠牆,為低頻佔了一些地理優勢,再三強調我無可能白痴到希望無源輻射器提供到 20Hz 低頻,但電視機喇叭就是電視機喇叭,我無用錶量,50Hz 都去唔到,講返人話就即係無超低頻可言。
就算在最激烈攻擊場景,一定唔會使訪客嘩嘩聲,唔好講發燒友,就算陳伯、無牙三姑都唔會。
A Star Is Born
A Star Is Born 的 Shallow 選段,人聲以電視機來講算合格,同樣都是因為環繞聲有表現,聲場比畫面大,為演唱會的開揚感與氣氛加上不少分數。
Top Gun : Maverick
最後不用 👉Mi Player👈,用使用率最多的 Youtube app,trailer 一般都會強化低頻來吸引觀眾,Top Gun : Maverick 在這裡的表現只屬一般,兩個無源輻射器沒有為這預告帶來額外的聽覺驚喜,引擎點火推進、大黃蜂高速越過頭頂,熱誘彈被擊中…..都未能發揮到應有低頻效果。
而帶動氣氛的配樂和刻意營造的低頻,也是兩個無源輻射器沒有從中得到發揮,環繞聲效果又再一次比兩個無源輻射器討好。
音頻解碼
官方提供資料顯示,小米6至尊版75吋 的音頻解碼格式如下 : Dolby Digital Plus;Dolby Atmos;DTS-HD;OGG;FLAC;MP3;AAC;DTS Surround,當中沒有提到 Dolby TrueHD ,這並不是手誤,而真是不支援,那自然用 Dolby TrueHD 封裝的無損 Dolby Atmos 一併也不支援,但各大串流平台選用,以 Dolby Digital Plus 封裝的有損 Dolby Atmos ,自然是無任何問題,正常播放吧。不支援的還有 E-AC-3 和
AC-3 Surround EX。
後環繞
小米6至尊版75吋 能配合指定小愛無線音箱,加入成為後置環繞聲,( 其他牌子免問 ),個人幻想應該會有不錯的體驗,但身後沒有位置擺放,何況剛剛為了這電視賣咗個腎,那有錢買後置喇叭,黃陸兩位主診醫生話,三個月後先可賣血,還是簡約算了。
雙鏡頭
透過這張五餅二魚卡作比例,可大約猜想到雙鏡頭實物大小,講開又講,呢張卡好神奇,近月唔知點解用到咁上下,又會有幾千元存入,所以我叫佢做五餅二魚卡,不過擔心唔知幾時失去五餅二魚功能,所以都唔夠膽用到盡。
言歸正傳,隱藏式雙鏡頭對於我來講,平時除了同六大派掌門三年開一次的視像會議外,平日使用率是零,我和高進一樣,都係唔喜歡影相。
所以雙鏡頭能拍片和硬照,與我無關,都係長期收起,鏡頭唔係用海錦體升起 😂,是用摩打帶動,所以會有摩打聲,聲音是有,但不太反感。
自動光暗
小米6至尊版75吋 能夠因應週邊環境光線變化,而自動調節畫面光暗,喜觀在陰暗光線下欣賞畫面的朋友,比較喜歡這功能。
但大前題要把雙鏡頭打開,那豈不是鏡頭要長期升上來?萬一有人非法入侵,咁我蜘蛛俠的身份咪有機會比人知囉。
對鏡頭手勢控制四款應用,更加係無聊之極的功能,如果可換錢,就算換一盒燒肉切雞+感蛋飯都好。
設計鏡頭能升降真好,我無需另購遮擋貼。
鏡頭升起,便可提供兒童觀看距離提示,又係關我蛋治咩,用不著。
內設三個兒童觀看距離提示選擇。
下集再和大家分享這機的畫面表現。
待續………..
謝謝收看完圖文版本,有興趣可👉 按我看Youtube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