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文 : 巴斯
歡迎來到 PANNDE PD6X 第二集,如錯過上集的朋友可👉( 按我重溫第1集 ) 👈 ,今集主要是分享開機蓋看內構,事前準備好的電鋸、鎚仔、罐頭刀、衡擊鑽和爆破用的C4炸葯,一一都用不著,我發覺原來用一支十字鈚就可輕易打開頂蓋,機身連保養專用封貼也不存在。

重達 16KG 的PANNDE PD6X ,單是頂蓋重量也不輕,很是墜手。

頂蓋之所以咁重,絕對是因為其厚度是 2mm 所致,屬一體掘摺而成。

2mm 厚度是大約比一元香港硬幣厚小小。

後來把 PANNDE PD6X 過磅,發覺她實際重量是👉 12.5 KG👈,比 OPPO UDP-205 重2.5KG。

頂蓋打開後可見 PANNDE PD6X 內部佈局與結構,留意是廠方設有分隔板來把她們分區。

這裡可劃分為 A、B、C 三個區域理解,也就是電源區,模擬區和數碼區。

電源區
圖中所見是電源區,非常沉重的純銅雙環牛就在眼前,整部機之所以有 12.5KG 重量,有一定比重是來自她,廠方為 PANNDE PD6X 提供穩定和寧靜工作環境,採用雙線性供電,讓數碼與模擬以分離獨立線性供電,配備 70W 雙大環牛無氧銅線與金屬屏蔽罩。

透過光碟直徑作比例,可大約猜想到 純銅雙環牛 實物大小,廠方也為她們蓋上金屬屏蔽罩,作為阻隔不必要干擾,屏蔽罩上印有官方徽號。

IEC 電源口和可替換保險絲都在機尾位置進入。

模擬區
離開電源區,接下來到另一區域👉模擬區👈,圖中可見模擬線路板與光碟機芯的存在。

模擬線路板有名有姓,分別刻有官方徽號和線路設計者名字,下圖所見,是模擬線路設計者名字。

而官方徽章印在這個位置。

這模擬線路板上也可見到兩隻 ELNA (For Audio) 4700 uF 音頻專用電容。

Op-Amp
大家最關心的 Op-Amp 部分,一口氣用上 6 組 MUSE 8920 發燒級 Op-Amp ,圍在她們身邊共有20粒來自德國 WIMA 紅仙丹電容,有效使音質輸出更純淨。

移近一點看 MUSE 8920 發燒級 Op-Amp。

透過這角度可見,下層有一線材接到模擬線路板上,究竟是什麼連接著下層呢?

為想了解下層內構,先把模擬線路板移出來,這裡也可見到多組 ELNA 電容分佈在模擬線路板上。


DAC 轉換器
在線路板上可見,用上大家熟識的 ES9038 PRO DAC 音頻解碼晶片,對兩聲道有要求的發燒友,看到她應用在 PANNDE PD6X 身上,應該感到滿意。
ES9038 PRO DAC 晶片近貌。

恒温時鐘
移走模擬線路板後,可見到原來下層埋藏著 OCXO 100M 恒温時鐘,分別以 125dB 和 130dB 的高相噪,呈現音頻細節與動態密度,使聲音更加震撼。

內望所見提供 100 MHZ 和 27 MHZ 接駁,圖中可見廠方預設是接上 100 MHZ 。

透過手的比例可大約猜想到 OCXO 100M恒温時鐘實物大小。

線路板同樣是印有官方徽號。

這一層除了OCXO 100M 恒温時鐘外,還有宇宙盤,本來想證實一下是否選用 SONY 481 機芯,由於上面印有警告字眼,為怕入塵,最重要我可不是專業人員,還是不要打開吧。

離開模擬區,進入最後的數碼區域,這裡有搶眼的散熱鰭片。

散熱鰭片與擋板是一體式,身上同樣印有官方徽章。

散熱鰭片旁邊連同阻隔不必要干擾的擋板一體,透過手的比例,可大約猜想到實物大小。

散熱鰭片移走後,可見整個數碼區面積和佈局。

散熱鰭片所蓋著就是這個範圍。

線路板同樣印有設計者名字。

厚厚的散熱膏帶有黏性,所蓋著就是大家熟識的 MTK 8581 晶片,超強4K解碼能力,支援 HDR10 與 12bit HDR10+,60Hz 10bit HEVC/H265 VP9,4K/24Hz/30Hz H264 是一定的吧。

前面可見,大量 ELNA 1000uF 專用電容,提升供電穩定性。

影音分家的 HDMI 和 USB3.0 也提供鍍金接口。

內構分享到這裡,我個人對硬件感到相當滿意,但軟件表現呢?如果操作慢如龜速,畫質又不似預期,那唯有下集再試…..
👇下集剛推出了👇
👉 按我看下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