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 巴斯
受制於書桌上我的最愛👉 Weiss DAC 202U 與 Eximus DP1 👈 前級解碼,有源喇叭是我唯一選擇,加上我對 Hi-Fi 唔只用來聽,仲要用來睇的膚淺標準,選擇又再被進一步收窄,而桌面的面積有限,外觀設計修長的音箱方會是選擇之列,而最重要是聲音不能比 Focal XS Book 差,集體積、有源、外觀、聲音,都要符合我不合理要求,試問市面上還會有幾多選擇呢? 自 2012年購入 Focal XS Book ,一用就8年多。
賣點
IK MULTIMEDIA 推出了 iLoud MTM 好一段日子,某程度上算是符合我要求,其 IK ARC 自動環境校正系統、 XLR 輸入口、MTM 單元排列、有源雙功放,仰角調節…….等等都是 iLoud MTM 吸引我的賣點。
而且提供 Focal XS Book 所沒有的3芯 XLR 插口。
提供 XLR 輸入插口,有利接駁👉 Weiss DAC 202U 與 Eximus DP1 👈 前級解碼。
行貨
香港雖然有發售 IK MULTIMEDIA iLoud MTM 行貨,但可惜並無提供試音陳列室,就算想用手摸靜態展示的實物都無,既然無見過實物,自然聲音都沒有聽過,只能看圖性幻想,透過意大利官網可見每對 iLoud MTM 售 700 歐羅,可獨立單一隻發售,但不見得買兩隻有優惠,而且也不會因為買兩隻喇叭而可減少一支拾音咪頭而售價減免,原裝一盒一套,買兩隻喇叭就是兩個拾音咪頭,提供黑或白色選擇,放心,膚色不影響售價。
賣去北韓
近日肥仔恩來家訪,原意是來睇光污染金魚缸,誰之他睇中金魚缸前的 Focal XS Book 話要買起佢,見佢咁有誠意,最終用5百兩銀賣比佢,當然不包括 sub air 無線低音炮吧。
有肥仔恩接貨,使其燃點藥引向 iLoud MTM 埋手,但肥仔恩要答應我有新喇叭後,先可以送 Focal XS Book 去北韓,期限為7天。
當然擔心無見過、無聽過、無摸過 iLoud MTM 的問題,但唔踏出呢步,到我搞綠色殯葬,死無葬身之地時,都不知答案。
USB-B 接口
在 iLoud MTM 背面不難見到有 USB-B 接口,唔知可否解到 DSD 呢?
$3000 港元一隻有源 MTM 喇叭,提供 IK ARC 自動環境校正系統,仲有得解埋 DSD 128 好唔無?
👇葵花寶典👇有清楚說明這個 USB port 的用途。
唔需要咁惡下化? 嚇到人地個心卜卜跳😨,沒解碼無所謂,就算有的話,都應該無 Weiss DAC 202U 或 Eximus DP1 咁好。
既然無實物可接觸到,唯有在 Youtube 睇洋人表演,大多數都係正面評價,信心叫做大少少。
淘寶
不如看看淘寶會否有售? 果然不難找到,每隻售價和香港同價,但以人民幣結算,立即召集陳李張黃何,史廖林白蔡會計師樓 20人團隊進行計算,經過三日三夜不眠不休,得出結論同樣是 $3000一隻,但以人民幣結算會蝕匯價,還要付出一對喇叭👉5kg👈來港運費,運送期間要承受損毀風險,雖然可找順豐鏢局的鏢師運送,但大家知道順豐鏢局雖然有保障,但收費比較貴,何況隔山買牛無保養。
出手
埋手的自然是有一年免費保養的行貨,顏色方面當然是配襯電腦 Mon 的黑色吧,店鋪不但沒有陳列品,更無現貨,不接受落訂,要付全數六仟兩銀,然後回家等電話,👉點解咁似綁票案畀贖金的情節嘅👈本來說好一星期後先到貨,但最終一日後接到電話去鋪自取,喜極而泣😱。
開箱
iLoud MTM 在包裝上並不存在左與右喇叭,而是到達用戶手上後,由接線來決定喇叭左或右,所以到手後的 iLoud MTM 兩箱是一樣的,刻意把盒子作出前後合照。
IK MULTIMEDIA 是意大利品牌,在包裝盒上提到 iLoud MTM 由世界工廠製造。
頂部有三張封口膠紙。
底部同樣有三張封口膠紙。
事不宜遲,立即開箱吧。
開箱後,第一眼是這樣子。
箱中箱被拿出。
再開~~~
只有兩件東西在內。
分別是左手邊的配件與右手邊的喇叭。
先看配件盒,其體積可透過CD碟作比例,大約猜想到實物大小,哈~~~剛好是兩隻CD的闊度。
配件盒內很多東西在內,全數傾倒出來吧~~
出來玩點人數,一五一十,十五二十,齊晒~~包括以 IK MULTIMEDIA 名字設計的保養卡、葵花寶典、13A電源線,橫放膠墊,拾音咪頭、仰角腳座、固定螺絲、拾音咪線、拾音咪夾。
仰角腳座
仰角腳座的底部可見印有仰角刻度,調好一隻角度後,另一隻可參照同一數值鎖定。
透過刻度可了解仰角由零度至20度。
拾音咪頭
配件當中最重要當然是 IK ARC 自動環境校正系統 所需的拾音咪頭吧,其他配件只用防撞氣泡袋保護,而她與拾音咪夾存放在盒子裡。
雖然喇叭是中國製造,但拾音咪頭是意大利製。
3米長拾音咪線,3.5mm 一邊接喇叭背面指定位置,另一邊接拾音咪頭。
跟機來的葵花寶典,神功練成,就是靠佢,萬一遺失也不打緊,捽幾下問碟仙 PDF 版就出來了。
透過CD碟合照,可大約猜想到實物深度。
拆開包裝後更發現是100%跟 CD碟同一深度。
既然開1盒和開10盒都一樣,那第二盒就無需要咁多餘影開箱介紹,直接來個合照吧,如上述提到, iLoud MTM 是獨立單一隻發售,不見得買兩隻有優惠,而且也不會因為買兩隻喇叭可減少一支拾音咪頭而售價減免,原裝一盒一套,買兩隻喇叭就是兩個拾音咪頭,下圖所見,只是沒有把兩條電源線放在一起合照,兩盒所擁有都是 100% 相同,多出來的拾音咪頭唯有阿Q一點說是後備吧。
我有考慮過厰方為減低每支咪頭之間誤差,而為喇叭和咪頭配對調整參數成天仙配,所以綑綁一起出發售。首先成本效益相信不可能是售價$3000元產品能做到,正所謂重要的事講三次,動用咁大成本,宣傳上冇奶油隻字不提,那怕是葵花寶典內都冇提到,加上我看不到咪頭或喇叭上印有配對號或記號來防止誤配,所以我相信自己是想太多了。
iLoud MTM 與 Focal XS Book 合照下,不難見到兩者在高度上差不多,反而 Focal XS Book 比較深。
雖然 iLoud MTM 闊度比較闊,但不是闊很多,論外觀, iLoud MTM 當然比不上帶時尚線條感的 Focal XS Book,換來的是硬朗帶專業感。
仰角腳座
iLoud MTM 的底部是有少許弧度,她不能直接放在平面上運作,她會倒下的,所以就算擺放位置並不需要仰角,用家一樣要為喇叭安裝仰角腳座,這便可理解仰角腳座有零度的設立,也能理解到何解同時提供固定孔和調節孔!
用家調校好適合仰角後,便可鎖定鏍絲。
iLoud MTM 直立式有仰角腳座,橫放的話有膠墊附上,不過我家桌面很窄,不可能容許兩隻喇叭橫放。
最後接上一對 XLR 平衡線,當然要自備吧~~~
下集再和大家分享有關 iLoud MTM 的表現
👇下集推出了👇
👉 按我看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