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文 : 巴斯

Kirin 980 AI處理器、40W快充、屏下指紋識別、IP68 防水防塵…..一堆都是 mate 20 pro 的強大賣點,但最多人關注的必定是其相機功能。唔計前置2400萬像素26mm自拍廣角鏡頭 (f/2.0),提供 Leica 認證的三款鏡頭最受注目,三款鏡頭分別是 4000 萬像素27mm廣角鏡頭(f/1.8),2000 萬像素16mm超廣角鏡頭(f 2.2)與 800 萬像素80mm長焦鏡頭 ( f/2.4 )。經過幾日的相處,自覺在相機功能方面,mate 20 pro沒有使我失望。

AI攝影大師
不過攝影高手或修圖高手未必喜歡,因為這機對我呢類先天拍攝技巧低,後製技術劣的人來講,完全解決了相片質素問題。由於在(拍攝)模式內開啟了 AI攝影大師 功能後,mate 20 pro 變相成為植入相機內的修圖大師,大大提高個人滿足和優越感,加上不變形的超廣角鏡頭,配合靚到嚇死人的夜景模式,真是愛死這機的攝影功能,我今日真係可以放開 LG V20,我回不了頭,永別了LG V20。

當然用家覺得效果好假,可選擇關閉 AI攝影大師 這功能也無不可。

三款 Leica 認證鏡頭當中,我最想知道其超廣角鏡頭成像質素,尤其夜攝,以下內文所有成像圖片都是開啟了 AI攝影大師 功能,而且只為方便在網頁收看而縮圖與簽名就算,沒有為任何一張相調節光暗或作出顏色上修改,下圖所見是 mate 20 Pro 16mm ( 107度 ) 最廣闊視角成像效果,留意電視機左上角1號風球與我座位距離。

以下留在座位不動,利用長焦鏡頭拍攝,可見電視機屏幕上一號風球與我的成像距離。

預覽
以上示範可能表達不夠好,不如到室外測試,先來試試 mate 20 Pro 的 16mm ( 107度 ) 最廣闊視覺效果,下圖所見是來自 print screen 而不是成像圖,所以可見到整個操作介面,而這個畫面,也就是等於拍攝前,屏幕所見實時影像,留意圖中右手邊的橫巷,兩部冷氣機下面光線比較暗,另外圖中最右下角的轉角處是一片黑色,另外圖中左手邊車路慢線位置,其路面因為處於天僑底,路面比較暗。

成像
16mm ( 107度 ) 超廣角成像後,變成下圖所見樣子,原來兩部冷氣是藍色底白色字美的冷氣,而冷氣機下面原來有紅色消防喉存在,剛才提到右下角的轉角處,原來是有倒影的玻璃,正反映對面馬路旅遊巴車尾花紋。上述提到,圖中左手邊比較暗的車路慢線位置,現在光亮得多,連旅遊巴的軨都看得一清二楚,最重要是上述暗位一一被推光後,不會影響到遠處樓宇的光位過曝。效果當然無修圖高手咁靚啦,喜歡的話,因為 mate 20 pro 仲可以支援影 RAW ,返屋企慢慢玩都得,但對我呢類食物鏈底層的人來講,按個掣就有呢個效果,仲可以大大聲講直出,你話唔開心死呀。

接下來我依然原地拍攝,這是 zoom 到 27mm 成像圖。

接下來我依然原地拍攝,成像圖是 zoom 到 80mm。

最後這是我 zoom 盡成像圖,上述就是 mate 20 pro 由遠到近的成像過程。

16mm嘩嘩聲?
很多朋友聽到 mate 20 pro用上 16mm ( 107度 ) 超廣角鏡 就嘩嘩聲,無可否認短過 20mm(94度)都可稱為超廣角鏡,但對於用了 2年多,擁有 12mm ( 135度 ) 超廣角鏡的 LG V20 或 V30 用家來講,見到手機鏡頭 16mm 嘩嘩聲,有點摸不著頭腦。下圖所見成像圖是來自 mate 20 pro 16mm ( 107度 ) 超廣角鏡頭 ,留意圖中右手邊我刻意把惠康招牌貼邊拍攝,這時圖中最左手邊的冷氣機,其空出面積位置可見,還可放大約多一部冷氣機,而且左右兩邊的住宅可看到兩層樓宇。

下圖所見,成像是來自 LG V20 12mm ( 135度 ) 超廣角鏡,同樣刻意把惠康招牌貼邊拍攝,這時圖中最左手邊冷氣機,其空出位置不但可多放大約兩部冷氣後,更還可見有一條直喉與更多位置可見到,而左右兩邊住宅可看到不只兩層樓宇,而是三層。

最後多來一次比較,成像圖是來自 mate 20 pro 16mm ( 107度 ) 超廣角鏡 ,用同樣手法把相機構圖緊貼右手邊白色膠喉,這時圖中最左手邊喉位,其空出位置可見。

下圖所見,成像是來自 LG V20 12mm ( 135度 ) 超廣角鏡,同樣刻意用同樣手法把相機構圖緊貼右手邊白色喉,這時圖中最左手邊喉位,其空出位置可見比 mate 20 pro多出很多空間,所以我唔會覺得 mate 20 pro 擁有 16mm ( 107度 ) 超廣角鏡 要嘩嘩聲。

變形極小
但話得說回來,同樣使用所謂超廣角鏡,雖然 mate 20 pro 廣角效果不夠 LG V20 來得闊,但勝在變形極小,下圖所見是企近橫線牆身以 mate 20 pro 16mm ( 107度 ) 超廣角鏡拍攝,成像出來,左右兩邊一點變形也沒有,咁講,無咁闊變形自然小吧,廢話中的廢話!

下圖所見,是 LG V20 12mm ( 135度 ) 超廣角鏡 成像圖,可看到雖然景物無論上下左右都比 mate 20 pro 見得多景物,但牆身左右兩邊橫線位,變形得非常嚴重,不得不提,就是因為 V20 鏡頭夠闊,可看到原來上面還有兩條喉出現啊。

成像質素
正如上述提到,mate 20 pro 在 AI攝影大師 下,就是一部修圖相機,下圖所見是來自 mate 20 pro 的 print screen 而不是成像圖,所以可見到整個操作介面,也可見到拍攝前,屏幕所見實時影像,留意到 AI攝影大師 認到這是一個藍天,所以她會針對這點而作出處理,留意這是未按鍵拍攝,透過圖中所見,橋底下是比較暗,而右手邊玻璃幕牆,其雲倒影不明顯。

一按拍攝後,被 AI攝影大師 修圖的成像圖出來了,整體效果清晰得多,本來橋底的暗位被推光,重現出暗位裡原來是一堆樹木,這暗位被 AI攝影大師 強行推光,並沒影響到白雲裡的細節,白雲沒有過曝情況,而且右手邊玻璃幕牆,其雲倒影顯得明顯得多。

接下來留意到 AI攝影大師 認到這裡有綠葉,所以她會針對這點而作出處理。

結果? 自己睇。

再來一張不再是藍天白雲環境, AI攝影大師 也認得出環境正是多雲而作出處理。

成像後,左手邊大廈外牆油漆好太多了吧,就像新掃上搶眼,而右手邊玻璃幕牆下半身倒影大廈也明顯得多。

下圖所見是日聲影音中心門外,這時天色不太好,簷篷底部比較暗。

成像後,日聲影音中心 的招牌明亮很多,而且簷篷底也顯得清楚,但不知何解右手邊的樹有紫邊出現。

同樣是被 AI攝影大師 認到藍天。

個人很滿意成像效果。

下圖所見,地鋪範圍不夠光,黑色一堆。

AI攝影大師 修圖成像後,本來黑暗的地鋪範圍被推光,原來是惠康,但天上的雲,沒有因為暗位推光過量而影響到雲裡的細節。

接下來這是一張逆光拍攝的環境,當時光得好利害,基本上我是盲拍,猛烈太陽光直接投到 mate 20 pro 機身和鏡頭,由機身反射出來的彩光,投到路牌亞字去,就知有猛烈,就算處於咁惡劣環境下,成像後除了太陽中心位外,其他雲細節清楚之餘,路牌也不會被影響而變暗,效果同樣清晰。

夜景
來到華為必殺技,夜景模式,這軟件以最長4秒時間內連續拍攝,然後把所獲取的多張圖片重疊,經輸打赢要後,得出最好的一張成像圖,所以用家無需腳架固定支撐下,只需手持並盡量保持隱定機身,就可以得到如下圖的效果,先唔好講下圖成像質素,單是見到路人殘影,而建築物和文字都是sharp,便知道好難相信是手持可做到!實在是非常利害,拜服。

大家熟識 1881 內的燈光,好難相信成像是來自手持拍攝4秒,不過右下角的影可告知當時確實是手持拍攝。

當然大家還是不滿意這表現,但對我來講真是目定口呆,發覺自己無換錯機,大嘆可惜未能在去日本旅遊前得到這機。

下集再和大家分享mate 20 Pro其他功能,以下時間可看看其他在不同地方所拍攝的夜景。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