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玩 CD 入膠袋,過程當中,掘出一些昔日購入的MV或演唱會類 DVD,高清年代的今天,這些DVD級數的畫質,在我眼如同垃圾,只有收藏價值,再沒有播放的念頭,非常可惜。突然想起,這些DVD內容不是電影,是 MV或演唱會,可不把全數聲軌抽取出來,變成 ALAC 音樂檔案,家中用音響器材聽又得,在流動播放機跟身聽又得,一想到這個好方法,立即轉檔,數量不是太多,但也不少。
早前和大家分享過 DVD Audio Extractor 這個軟件,今次依然是用來抽出DVD聲軌的好用軟件,想重溫這軟件使用方式 按我進入重溫 。完成後,最有利用價值當然是放到流動裝置上,方便無限重溫,而且音質非常好,使用率比昔日純播DVD 看MV更多次數,這方法太好了,廢物得以重生。
當中掘到呢隻,上面可見是發燒製作,靚聲靚畫面,今日稱DVD靚畫面就………靚聲還可以抽出來聽聽。果然抽取出來的聲軌,不使我失望。
當年購入時,我最喜歡是內裡由陳迪匡 & 樊亦敏合唱的味道,想不到原來樊亦敏也是唱得之人。這段可到以下播放器得到少量重溫。
所以話日頭唔好講人,晚上剛剛正好在兄弟幫見到她在講鬼古。
唔好講廢話喇,曲目係咪好聽得架? 歌曲唔好聽,難道只聽效果嗎? 看看曲目,相信大家都不會對這些曲目反感吧。

不是LPCM
透過 DVD Audio Extractor 軟件可見這DVD一共有三條聲軌,應該抽出那一條聲軌,不難理解吧,可惜三條聲軌都不是LPCM。雖然我沒有CD版本,但單獨去欣賞這碟的音色是非常之好,現場環境聲音收錄得很自然,低音有力,樂器聲與人聲很清晰 ,使人一聽再聽,滿意度爆燈。
CD vs DVD
拿出手上同時擁有CD 和 DVD 版本曲目來作AB比較,剛好這款同時擁有 DVD 和 CD 版本。DVD 是歐洲 PAL 線版,而 CD 碟是屬於香港版,你會覺得那一個較好聲呢?

LPCM
透過 DVD Audio Extractor 軟件可見到這 DVD 聲軌是屬於 LPCM,那就好了。

結果呢?
結果差別非常大,首先 DVD 音量細聲過 CD 很多,就算不是發燒友都聽得出兩者音量相差有一段距離。單憑聲音大與小,便輕易把兩者分辨出來。獨立把來自 DVD 聲軌音量調大來欣賞,她的表現,無論是空間感,低頻能量感,完全感受到是被強行推大,表現得吃力。反觀 CD 方面,尤其輕快節奏曲目的表現更是理相,完全可感受到 CD版本力量的表現,聲音無需要刻意調大,便能達到有質感而密度高音質,這版本 CD 勝。但單靠一個回合,並不能一口咬定 DVD 聲軌一定不夠 CD 好,只能說這個版本 CD勝出,留意DVD 版被比下去,但如獨立不跟CD作比較的話,音質也不差呢,或者你也一試抽取DVD 聲軌出來欣賞,看看是否同意?我日後需要在其他版本再作比較。其實抽取 DVD聲軌,只是希望把手上 DVD 物盡其用,並不是打算否定 CD吧。就算是與 CD 作比較的話,我相信抽取 Blu Ray 音樂聲軌出來較有優勢,因為最起碼有不少藍光碟,尤其演唱會,都擁有 24bit / 96kHz 聲軌,先天高出 CD 格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