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影感受 (1/3)
图 / 文 : 恭介
发布日期 : 2006年 5月26日
以前看电影,爱先看影评,先等朋友的“报告”才决定入不入场。
不过,人大了,奶得野多,开始明白,每人感觉大不同,听歌是,看电影也是。
最近看过几部电影,包括“职业特工队3”、“得闲饮茶 X 依莎贝拉”,以及“XXXXXXX”,有些感受,分三日跟大家分享一下。
M:I:3
第一集拜仁迪庞马执导,当年入场睇到一头雾水,不过人皮面具及半空倒吊偷资料,
印象好深刻,后来再看,才知高手,玩空城计玩引蛇出洞,猜猜度度,亦真亦假,极好看。
第二集吴宇森接捧,老实讲,吴大导拍兄弟情就得,怕爱情,未能拍得出感觉,于是动作仍然悦目,
但看得不够紧张,吴宇森最擅长的慢镜加白鸽,
当然好看,但那种满复仁义的张力就欠奉,我看到的,只是打得夸张和表面的动作设计。
第三集,由什么什么未听过的人执导,后来才知道 JJ ABRAMS 是“迷”、“特务A”的原创者,
亦客席导演过其中几集电视,叫好叫座,可惜,这两套戏我未看过,所以不知那位“JJ”是谁人。
我两星期前选到九龙湾百老汇看,一开场一段倒叙式的迫供戏,我已经觉得很紧张,
导演使用大量的人物近镜代替中距镜,的确大大增加了电影的压迫感,当然演员一定要交到演技啦。
几幕大场面设计也真的很紧凑,剪接应记一功,看得我非常紧张。
虽然动作设计都很夸张,但相比起第一、二集,我觉这一集“务实”得多。
编剧没有将主角神化,反而还算写得很人性。
唯一要弹的是,整体铺排真的很典型动作电影,风格并不突出,最尾一幕又是老老套套的枪战动作。
至于没有提及什么是“兔脚”及故意没有拍摄盗取兔脚的过程,个人觉得那少许留白是有趣的。
其实我已经看过无数的动作片,但不知何故,我仍然看得好紧张。
不过,这套戏的口碑并不是一面倒的如我般盛赞,有些朋友认为拍得好差,桥段完全在估计之内无惊喜,
有人嫌拍得太急唔知佢拍乜,有人认为片中广告太多,当然,更加多的人认为没有了“偷兔脚”的部份是一大败笔…
当然,来到今时今日,动作电影已经很难再有突破,也知道情节很多煲碟狂迷实估得到,
所以一套动作片要成功,不能再靠动作特技,反而是要令观众投入其中,投入得到,就看得过瘾,投入唔到,就闷戏一场。
例如“铁达尼号”,入场都知要睇三个钟,系人都知最尾男主角要变雪条,
但不要紧,最重要是让人看得投入,就是好戏了。
也许香港收逾 3000 万票房的“职业特工队3”不能取悦一些观众,但我真的好喜欢,对我来说,它是 2006
年看过最好的动作电影,
而好睇并不是因为 Maggie Q 讲了一句粗口。我日后一定会再买这套戏的 DVD / HD-DVD 的。
例如早前有某人对我说,看“King Kong”时看到第二个钟就离场走人,
我问:“不是第一个小时才"闷"吗?到第二小时入了森林,已经十分精彩呢!”
对方冷笑地说:“森林咁都叫好睇?我净系觉得好嘈咋喎!都唔知佢拍乜……物叫男朋友同我一齐走去唱 K 好过…”
本来我觉得那人真的十分肤浅,但后来想通了,其实欣赏电影的口味个个不同,
“King Kong”也许不及“得闲饮茶”好看吧… (下回续)
◆ avbuzz.com精神,人人毒我,我毒人人 ◆
谢谢收看这篇文章,你是第 个收看这篇文章的读者。
|